老门山队里倒是放了了一天的端午假,打从开春开工之后,大家就没有正经歇息过,就连清明挂青,大家也只得半天假。
就着放假的功夫,好些人拎着粽子来叶有华家里看电视,一边看电视一会磕点瓜子,偶尔剥一个不加料的白粽子出来,在白糖里滚一圈,直接就这么吃,也挺得味的。
虽然也有加花生红枣或者是咸肉蛋黄之类的粽子,但是大家都习惯了白粽子就白糖,有时候会觉得那些加料的腻味,就喜欢吃这滚白糖的白粽子。
大家不免也说了说红箭公社那边的事情,“听说,火车站已经是清理出来屋场地了,一个山旮旯里头,不过,跟大路也算是离得近,离他们一个生产队也算是近。”
“跟我们桥湾虽然近嘛,但比不上铺乔公社近,而且,那边离县城更近呢。”
总之对于铁路的事情,大家的谈兴一直都是很浓的,大概一直到火车站用起来之后,这个话题都要丢不开了。
晚上时分,家里又接了几个电话,都是过节问候的,朱立勤也说了,那边请的道家已经是出发了,至于什么时候能到,就不知道了。
端午节过完之后,过不了几天,队里差不多就应该要把收割早稻的事情安排上来了。正好也是荣亮带的队伍要回来换班的时候。
之前就申请好了的,老门山的社员们可以提前请农忙假,因此在这正要换班的时候,也就大家都回来了。
机械农具大家去年用了一年了,今年用起来也不在话下的。
靠村口这一片的水稻大概是占着阳光足,先熟的,大家也就先收割靠外的农田,一点点往里收割,正是在大礼堂附近的农田里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,队里来了外人。
一位老人家带着两个小孩子,一路慢慢地行了进来,今天大家都忙得很,一时间没有注意村口那边的情况,这一行一大两小就走到了大礼堂这边来了。
叶有华抹了一把汗,就看到了这三个人了,他愣了一下,“请问几位前来是有何事”
“你好,我是前来寻亲的,朱氏立勤兄弟。”年长者冲叶有华行了个拱手礼。
叶有华这一听就明白过来了,大概就是岳父找过来的道士了“请问您贵姓”
“免贵姓张。”老人家指了指两个孩子,“两个孩子也姓张。”他自口袋里掏出来两封信递给叶有华,“这是我的介绍信。”
叶有华接过来一看,其中一封是岳父写给老人家的信,只说队里的一座碧桃山在碧水中央,风景优美,又有天然喷泉,现而今房屋齐全,只缺一个喜爱山水之人。
信里还挺含蓄的,叶有华再翻了一下介绍信,也就介绍张尘恩前来老门山投亲的。
叶有华接过信也只随手翻了一下,就领着他们先在大礼堂里歇一歇,“一会我将你们介绍给队里的干部们,中午再领你们去碧桃山看看。”
“不着急。”张尘恩挥挥手,示意两个小童去田野里帮忙,“既然以后要来这里定居了,那他们也帮忙做些事情吧。”他把行李放到一边,也要下田,“我年纪也不算特别老,这些年养得也还好,下田无碍的。”
叶有华看张尘恩如此干脆,倒也没有阻拦,队里忙着双抢,确实是挺忙的。
不过,队里来了陌生人,还带着两个小孩子,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了,干部们倒是知道这件事情,叶有华是提了一句的,请到了一位带着两个道童的道士。
大家一直忙到上午的下工铃声响了,这才围了过来问事情,“叶队长,是道观里的”这话还没有说完,就被旁边的人给打断了,虽然说现在不要紧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