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照我说,二姐和二姐夫去了省城大学上学还是去对了的,他们学校,就是在夏天的时候,就已经是升为重点高校了。”
这事叶有华有听素璎打电话回来的时候提过一句,“她这个,也算是运气来了吧。”高考之前省城大学都不是重点高校,拿了通知书之后,也不是重点高校,偏偏入学半年了,这才成了重点高校了。
“可见,二姐这运气是很不差的。”成忠也觉得,二姐的这个运气很不差,当时没报考重点高校,也就是担心二姐夫会考不上,后来都考上了,现在学校还又升等了。
这个喜讯之后,成忠又说了另一个好消息,“前几天开会的内容,差不多已经是传出来了,与会者大多数都是支持经济发展的。”
“具体的通知估计还没有那么快出来,但是经济发展这一块,应该是不会像以前卡得那么严格了。”成忠也说了说京都的情况,“现在街上的小摊贩们,都已经不再是原来那样,躲避来躲避去了。”
“还有申沪那边,我听沈镇说的,他媳妇娘家传过来的消息,说是那边都搞起市场来了,就有人悄悄地专门卖一些舶来品,不过听说都是从港城走来的东西。虽然不是很张扬,但是,基本上都有不少去那边买东西的人。”
叶有华听了这个就去看妻子,妻子曾经是有说过的,申沪是后世有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吧能这么快就先行他人不敢行之事,也确实是胆子大了,“这些现在都还是悄悄来的”
“对,大家心里也是有怕上头罚呢,都还是悄悄来的。”成忠说,“现在别管会议上怎么提的,也别管上头是怎么说的,大家还是不大敢呢。”
朱娇娇觉得这些人谨慎是对的,“小心驶得万年船,不怕一万只怕万一。”
像这种事情,要扣一个投机倒把的帽子是很容易扣的,不然,老门山也不至于,到现在都还要在结算之后就烧账册了。
虽然周边的生产队都是一起有参与买卖,又有老门山的先例在前,大约有各队的生产队长盯着,也不会有人有机会去举报。
可是为防万一,账册还是得烧得干干净净的,大家再把钱给藏好了,就算是有人把状告到昭州去,来了调查的,到最后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,那就不会死得太惨。
成忠也说了说小岗村的事情,“听说,虽然消息走漏了,可是那些干部社员们一个个都还好好的,我估计,明年春上开始,他们怕是真的要分田劳作了。”
“老门山队里干部们安排得好,社员们也积极劳动,至于有没有分田到户这事,大概都还成”叶有华想一想老门山的情况,跟别处有些不一样,这么多的工程建设,都是大家齐心协力做出来的。
成忠听了父亲的话,想了想,“我觉得,大概咱们队里的情况不一样吧大家一起努力,那就确确实实为了自家呢。”
这些事情,也只说了这一会,叶有华还问了问成忠,有没有听说过滇南边境那边的事情。
“有,这事我有听叶家舅舅说过,荣军哥一直都没有回来,就是去了那边查探情况了。”成忠不料父亲也知道这件事情,“爹爹是在哪里听说的”
是在李行平那边听说的事情,叶有华也没有瞒着儿子,“你李叔父家里的华光兄弟,就是去了滇南那边的队伍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成忠有些了然,“既然入伍就在那边的,能知道这个消息倒是不难。”他还说了一个事情,“叔爷爷还有些动了心思呢,想去滇南,说是想来上一场最后一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