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256帮了大忙(3/10)

    “雨水这么足,阳光这么少,看来是没有希望了。”大家都很担,“再这么下大河雨,河水漫出来是一回事情,万一要是把水稻的根给沤烂了可就不得了了。”

    叶有华还担心水库里的事情,“这几回水库都开闸了,再这么开下去,下游怕也是撑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咱们水库里要是不开闸,那堤岸边上就得漫水出来了。山坡边淹一淹不要紧,堤岸可经不起这种冲击呢。”

    叶有华也知道这一点,他问了问下游的情况,“咱们河道那是往下方走的的,还有,水库泄洪是排水圳的下游,有没有哪个生产队送信过来的”

    “现在还没有哪个生产队送信过来的,估计是还没有淹过去吧。不然,往下游的不会那么好心就自己担了事的。”

    叶有华点头,“还得听着点,小前,你媳妇娘家是在芭蕉队的,你看哪天去打探一下消息。”

    “行呢,我看就这两天就去打听一下消息吧。”于小前的媳妇刘秀娟就是芭蕉队的,他就接下来了这个事情。

    他和刘有生原本是跟着钱工在县城的,偶尔才会跟刘有生轮流回来老门山一趟。

    叶有华看了看队里的河道,又点了个小年轻,“荣旭,你家媳妇,我记得是云峰队的,你看看那边,咱们的河水过去,有没有叫他们受到影响的”

    “好,我也这两天就去打听打听。”朱荣旭是果园的管理,他的媳妇确实是云峰队的,队里的河流就往那边走的。

    有于小前和朱荣旭打听这个事情,干部们也就放心了。

    大家看了看水田里养的鱼,“这一回下雨,别的都还好,就是它们有福气了。水流这么足,它们在这水田里过得也舒服了。”

    “水田里养鱼,看着倒还好呢。”大家看了鱼也看了禾苗,总感觉,这一回的禾苗好像挺茂盛的。

    关于水田里养鱼,朱娇娇以前就提过,但是刚开始的时候,条件不怎么好,后来又干旱来了,再后来,有水库可以养鱼了,紧接着,十几年都不能做买卖了,所以,这个事情,一直没有大肆搞起来了。

    今年看着情况,大家就给早稻田里养鱼来了,没想到,这个鱼长得还挺不错的。

    队里的田自从平整之后,基本上有没有一小块一小块就筑个田埂都没所谓的,除了排水渠积水所需要的,田埂数目不多,然后田埂也筑得挺高的。

    所以,一般都是很大一片田,到了下大雨的时候,有高田埂,又加上大家泄洪也及时,倒是也没有多少鱼游出来的。

    就是游出来,也不要紧,就像水库泄洪口的缓冲池里有竹编的拦网一样,桥底下的水潭出口处也是有竹栅栏的。

    虽然不怎么拦得住小鱼,大鱼还是能拦得住的,社员们经常也能在水潭里捞大鱼,队里并不拦着这个事情。

    毕竟,这鱼现在队里也不是很好打理,给社员们吃了也是没有浪费了。

    队里的孩子们就最喜欢捞鱼,捞得多的,就熏制成腊鱼,在孩子们看来,腊鱼可比新鲜鱼的味道更好呢。

    为着孩子们的安全,队里还放了好几只大狗守在了水潭边,就是害怕哪个孩子失足摔进了水潭里却又爬不起来,队里的狗狗是被训练过的,最会救人了。

    雨水没得停歇,在这期间,孙工他们也考虑好了,怎么也得领着当年带过来的组员们去厂里走一趟,至于他们留不留的,那还得看看厂里的如何了。

    但是,他们也说好了,“我们几个老家伙,顶多就是先在厂里做些年,以后还是回来养老,家乡我们是回不去的了,孩子们如何,那就让孩子们自己决定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热烈欢迎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