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娇娇有些茫然地跟丈夫说,“家里的孩子,拼前途的,这都出去五个了。”
“哪怕是都出去拼前途呢”叶有华觉得,“咱们把老门山建设好,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,以后孩子们,肯定是要回来养老的。”
朱娇娇想一想,也觉得有道理,孩子们,后来,好像也确实是回来了呢。
叶有华掌控着车头,小心上了排水圳,一路骑着往队里走,他想起来青砖的事情,“娇娇,队里烧制青砖,你是不是有什么秘方靳组长说,比别处的都要好呢。”
“秘方”朱娇娇搞不明白这个里头有没有秘方,“这个是”
这个是很多年以后,她的魂魄已经是跟着成忠也有许多年了,漂泊在外的孙女儿,终于又回来了村里,说是要给成忠夫妻两个砌个养老的屋子,特意烧制了青砖,砌了一个农家小院。
当时,是孙女儿一点一点指点着成忠烧的砖窑,她就跟在一旁,一共烧了有三窑,她也跟着听了有好几遍,于是就把这个烧制青砖的方法给记了下来。
朱娇娇已经是有很多年没有想起来这个孙女儿,这一世,成忠没跟雪棠结婚,现在,想必不会再有她了。
叶有华听得有些沉默,早些年,妻子倒是说过这个孙女儿很多次,家里有很多的东西,都是循自这个孙女儿,现在不会有她了,哪怕是叶有华不曾见过这个孙女儿,也有些伤感。
他拍了拍妻子的手,“也许,她有了更好的人生呢。”
“可能吧。”朱娇娇多年没见过烧红砖了,也不知道有没有除了浇水之外的差异,“我把方子给写下来,你交给靳组长吧,这个是本就是我给出来的东西,也不怕队里有什么意见。”
这东西,能有用,也算是大家都有尽了心意吧。
叶有华拍了拍妻子的手,骑着车往家里赶。
元宵节一过,到处也陆续开学了,队里的事情就开始忙开了,春种、清理果园、空出来要建酒楼客栈的位置,事情很不少。
还有青砖烧制的方子,叶有华也特意进城一趟,送给了靳组长,这个方子就看他要在砖厂里怎么实验了。
再有一件事情,在京都的孩子们,该去其他城市的也都已经是出发了,还有一些孩子们,京都有一些学校也已经开始报名入学了。
大家提前到了京都,又在京都逛了这么些天,心里那份农家子弟的胆怯,早就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了,一个个欢欢喜喜地进了学校报名。
除此之外,队里第二批录取通知书也已经是陆续到了,但凡两百五十分以上的孩子们,全都是已经收到了通知书了。
学校开学的时间也并不一致,大家能麻烦叶有华帮忙订票,但是像之前那样,直接送到昭州火车站,就有些难了。
后来还是叶有华走了运输队的关系,把这一些陆续入学的孩子们给塞了进去,好歹比他们自己搭客车要省大半天的时间。
最后一批就是中专生了,入学地点有昭州的,也有的就在楚南,队里有一个孩子去昭州入学了,其他的孩子因着是在楚南入学,就还是想等着下一个机会。
这个事情,叶有华只问了几句,确认他们的想法不变之后,叶有华就没有强求了,接下来的高考,叶有华也未必有这个心力来操心了。
队里春种结束之后,又马上忙开了果园开荒的事情,新增的果园有荣亮几个想的什么野板栗林子,还有一些叶有华也搞不明白的果树,他看大家有心情想